對於宣傳公關來說,辦電影節要吸引本地傳媒是十分困難。其實主要原因是電影節對本地傳媒的態度與傳媒的不良風氣不無關係。對於明星林立的電影,傳媒當然爭相報導。不過,倘若沒有的話,又會怎樣呢?
三月廿七日晚,許鞍華執導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放映便是一個很好例子。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零五年HAF計劃之一,原為《天水圍》,當年更奪得HAF大獎。電影於三年後拍成約九十分鐘的高清作品。演員除了新人梁進龍及陳麗雲,主角便是鮑起靜,而陳玉蓮及高志森則有份客串。聽起來,整部電影,對於追星的傳媒來說,新聞價值不高。
結果,當晚的首映,出席傳媒亦不多。而今天見各大報章,僅得《蘋果日報》及《文匯報》有份報導。要找傳媒肯去報導,已經很難。
不過,要報導得正確,也許更難。
看見上圖《蘋果日報》的報導,還以為今年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是《天》片,而非《母親》或《蝴蝶》。由於當晚沒有提供「大圍新聞稿」,故此考起了傳媒的真章。而「高清首映禮」用辭亦十分奇怪。
相比之下,《文匯報》的報可算是十分準確,因為《天》片僅是推介項目「高清電影全接觸」開幕禮的選片,而且電影節本身的開幕選片。
當我們在希望電影節能善待傳媒之時,到底傳媒有沒有做好自己本份,不是單以明星來決定報導與否或有沒有能力獨立撰出一篇精確的稿件呢?看來不易了。
Ryan
Nic:不是少年留意,而是傳媒不太懂報導電影節而已。
Ryan
杜絲先生:相比起外國而言,其實觀眾能HKIFF的通常只有看戲而已,其他參與性極低。
Ryan
Simon:這點會到了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的問題。傳媒無需求,電影節因此沒供應?
Ryan
Zacky:當然,這亦是整體傳媒不良風氣的結果。
Ryan
guest:也許是記者水平問題。
Ryan
Tuss:其實大公及文匯兩份報章,其娛樂報導準確度是高一點(當然,政治版是另一回事)。
Ryan
darshan: 多謝指正。還好,當年的計劃最終還有望開拍。
Nic
因為香港人較少留意電影節,所以傳媒對此報導的篇幅也較少..
這亦證明了電影節的宣傳及普及度不夠高~~
杜絲先生
佢地知道電影節既存在,只不過唔會關心或者參於姐….
Simon
但以”電影節”的安排, 值唔值得注視又係另一回事o
Zacky
蘋果日報的報導令我想起”野良犬”
明明只是參展電影,正式上映宣傳時,卻宣傳成”開幕電影”……
事實上,香港傳媒只是追星而已
就算娛樂版有相關報導,通常只會刊登跟電影無關的訪問問答…….
原因?「邊d野會吸引多d人睇?」
guest
香港報紙錯漏問題日趨嚴重…….
Tuss
對的,文匯在文化方面的表達一向都不錯的。其他大報寫錯野都經常出現。
darshan
這一部不是05年haf的那部
那一部是說天水圍的一件命案
今年將開拍
小飞侠
是林嘉欣和任达华的《夜与雾》吗?
好怀念《恋之风景》的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