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放映,由三月十八日開畫,至於郵購及網上訂票,則是二月廿三日開始,結果開售距離正式開始播片僅得三個多星期。不少影迷也會因此抱怨相隔太短。
然而,這個情況在海外的影展亦是十分常見。到底有何原因?
一個影展,最希望的是有大量電影能落實作世界首映、國際首映或洲際首映,故此有關的策劃或相關人士都希望能拿著最新的影片。然而,新片亦是代表不會太早能夠落實放映,故此大都希望等到等無可等之時,才推出放映時間。
其實片目未確實,亦無法決定整個電影節的排陣。舉個例,倘若有部更具吸引力的電影確實放映,甚至會成為該影展的開畫電影,故此一般只會等到離影展三至四星期時,才作正式公佈,隨即進行售票。
對於影迷來說,要真金白銀地購票當然有難度。但是對於那些拿通行証的嘉賓來說,也許他們仍有兩、三星期時間選片看,並不覺得急。
Ryan
kam: 故此,有心看的要一出場刊便準備了。
Ryan
DV:終於明白電影節有時對象不是對本地觀眾了麼? 😛
kam
有時急到只係潠d 有得獎的片,連簡介都睇唔晒。
DV
我廿三號那天在商場大學拿了一本catalogue, 一看, 心想這麼多好像很吸引的電影, 要慢慢排時間看呢; 但再看原來時間已很急了, 我以為是自己太後知後覺, 現在才明白不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