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般觀眾而言,認識香港電影市場好像遙不可及。不過,香港電影既是商業製作,認識電影市場其實是十分重要,因為該市場走向某程度上影響了電影製作的情況。
然而,電影市場由於在一體化之餘,卻有著個別地區情況。倘若不懂的話,很易引起誤解。常見的誤解,就是以為電影公司會因電影在外地票房報捷而有收益。
一般而言,買片的過程中,無論是港片發行外地,或是香港發行商購買外語片,情況是由原產地區片商自己或透過發行代理向外地發行商洽談。一般而言,外地發行商購片,可選擇購買電影發行、也可選擇購買錄像產品發行或者兩者。
然而,這類交易,一般都是「賣斷」的。所謂「賣斷」,就是海外發行付了一筆過的費用,作為購買該片於海外發行地的發行權。因此,無論該片在外地發行時票房多少或錄像銷情如何,均對原產地區片商無直接關係,因為原產地區片商已在發行時收了相關費用。有所影響的,只是日後該原產地區片商洽談日後新片發行權的情況。
可是,電影票房每每都給人假象,就是海外票房收得情況不少。很多人以為因此電影製作公司會有收益。但事實是即使電影在海外收得,原產地製作公司不會分紅,而海外票房欠佳亦不會虧本。因此,原產地公司與海外發行洽談價錢是,根本是一個「斷估」的遊戲。
當然,例外的情況不是沒有。例外的情況就是外地資金投資該片兼取得外地發行權,不過該情況下,外地公司已某程度上影響了電影的製作情況以迎合該地市場,那便是另一回事。
上述的概念雖然不難理解,但必須弄得清清楚楚,否則便無法再去理解整個電影市場。
Ryan
Paul: 買斷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即時回本,可以用來「找數」,二來會計時能清楚情況,計算到實際電影公司的財政。
Paul
等
其實兩方面都有一d例子?
confrimed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北美發行權都是賣斷.
反而”神探”在美國被IFC First Take買下發行權, 應該唔係賣斷. 因為IFC First Take出名買片價錢低, 但給予片商優厚的分紅條件(大約是影片在美國發行所獲得利潤的一半). 這可以解釋為何IFC First Take近年來為何可以買下這麼多藝術強片? ((近兩年來康城影展的最佳電影獎得主, 在美國都是IFC First Take發行.) 當然, “神探”就算在美國發行獲得利潤, Celluloid Dreams都應該要從中抽成….
其實是否「賣斷」, 主要都是乎個別情況, 雖然小弟主觀地覺得亞洲片商較喜歡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