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電影因為在傳統投資方法不奏效的情況下,試圖採用較為創新的方法去融資,當中有著不少成功的例子。可是,這些計劃倘若需要尋找資金時,卻需要釐清其本與末,絕對不能本末倒置。
在上月於韓國舉行的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的NAFF論壇上,便談及了採用公開集資的方法,但同時也揭示了一些令人無奈的想法。
公開集資這個模式在美國也曾出現,香港方面近期例子便有華人電影集資計劃,在經過網絡及其機構的網絡為三部電影試圖籌集三萬港元資金,當中盧鎮業執導的《金妹》己籌得足夠資金開拍,另外兩名導演目前籌得資金亦在目標的七成以上。台灣方面,近期例子便有由錢人豪執導,透過網上集資的喪屍電影《棄城108》,電影於四月時在台灣上映,並獲邀於富川參展,而錢人豪也出席了NAFF關於公眾融資的論壇。
論壇邀請了不同地代的嘉賓,講述各地相關的情況。到了答問環節時,其中一位公眾席上人士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哪類型的電影於公眾融資上較為容易。
抱著如此的心態,某程度上是對於公眾融資的本質本末倒置。
其實一部電影之所以需要用公開形式集資,每每因為電影於傳統融資模式,如找投資者或於投資會之類的平台也無法集資,當中或會包括其電影對於投資者眼中未有明確的成本效益或是市場問題。採用公眾集資的模式,某程度是相信有關電影在公眾方面有著一定的認同,公眾需要提供小量資金,然後集液成裘。在這個情況下,籌集的資金數目也不會多。
在上述的架構下,其實在公眾融資方面雖然是向大眾籌金資金,但實質上願意參與的卻是一個大眾裡的小眾,而有關小眾即使只有很少比例予以支持,其人數及資金數目該可以足夠開拍電影。以一部三百萬成本的小型製作為例,但若每人提供三千元的資金作為投資的話,便需要找一千人來融資。雖然聽起來好像很多,但是在投資過程也會有提供資金較多的人士,故此實際數目不如想像的多。
其實,以這種方法來集資的電影,也有著另一個特質,就是導演真的希望想拍有關題材,在其他平台不能集資下採用公眾參與的模式。倘若連這個平台也需要考量觀眾因素市場導向等等,其實也將其平台的本質本末倒置,將心機變成機心。雖然此舉或會籌得資金,但是是否如導演或觀眾所願則是另一回事。
因此,在公眾集資的平台,其實該不用先去作商業上的考盧,製作人應找自己合適的題材來製作電影,方能打動觀眾,在公眾融資上才能成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