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Blog

若論我跟「講。鏟。片」的淵源,有一件事曾經令我寒毛直豎。


數年前不少影迷使用部落格刊登電影節觀後感。幾位有心人設立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的平台,廣邀義工擔任連線編輯,搜集網絡上的影評文章,方便觀眾查閱。我既保持著寫影評的習慣,也協助連線編輯的部分工作。連線純粹出於義務性質,鼓勵其他人積極發文分享,凝聚了一班電影愛好者交流觀影心得,也滿足一下自己在觀眾以外,以另一個身份參與「電影節」的心理。

電影節那段日子,彼此在工作與工餘時間中忙碌穿梭,盡量爭取時間去更新連線。當時網絡的更新速度,尚未如此時快速,每每需要「坐定定」在電腦前更新。義務編輯在撰文者的文章中擷取最精警的句子,吸引其他影迷留意。這種方法大大節省了讀者搜尋的時間。背後更推了電影節一把,某程度上也可算是創意之舉。

義務編輯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是官方機構特派員,只是義工,卻沒有意識到會有組織會認真對待「網上筆記連線」。本來是置娛樂於工作的義務,網上竟受到注視和監察。連線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義工通知眾人,「講。鏟。片」把我們「鏟」了。(詳情請見此處)事源由於個別編輯沒有如期更新,令人質疑其責任感,拖慢了連線更新的進度,還增加了其他編輯的工作量。

「講。鏟。片」統計資料「鐵證如山」,就連每位編輯的更新日期也暸如指掌。義務編輯們立即採取行動補救,不在追究,旨在補鑊。我雖不是肇事者,但自己也要兼顧公私事務,更要趕場看電影、寫影評,還要休息回氣。坦白講,數天內我並沒有百分百「盡責」將連線更新。背後還有「老大哥在看著你」,當真有如本人真身在人前曝光的羞恥感。

「網上筆記連線」和「講。鏟。片」是自發性組織,不在乎舉辦影展機構、電影行業重視自身與否,以民間自發的方式推動觀影活動、監察官方機構,都是出於重視。近年個人部落格氣候低迷,影迷也懶得再寫,多數選擇在Facebook上發表意見。「網上筆記連線」也轉型成Facebook群組經營,亦有淡出的趨勢。而「講。鏟。片」仍然「企硬」如昔,這份堅持的態度實屬難得。

後來我跟「講。鏟。片」負責人正式結交。這件往事並沒有影響彼此的印象,我亦不從事任何有關電影的工作,然而被「講。鏟。片」而嚇到的經驗卻歷歷在目。

作者:Agnes


「講。鏟。片」按:Agnes觀影中,以印度電影最為專注,現為網上電台開台節目《影畫春秋》與《印度電影二三事》主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