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鏟。片」按:上圖所見的物品,均沒有相關品牌的贊助及其公關提供,也無任何利益關係,敬希垂注。)
雖說網誌更新不用外出,也不用流動。不過在有些時候,難免也要外出上網。今時今日雖說WiFI甚至用手機上網流行,但昔日並非如此。
最早期的流動上網,可以數到十多年前。那時沒有寬頻與光纖上網,一般人也要利用調解器(Modem)經普通的電話線上網,速度最多只有56k。外出時還未有WiFi,用的是舊式PCMCIA介面的Modem,原理十分簡單,設備利用手機網絡上網,不過一般速度只有9.6k。這個速度在今時今日可算是要死,不過當年對一些商務人士來說,也經是上網查電郵的最佳方案。那時沒有數據計劃,因為手機網絡商只會計算通話時間。
到了電子手帳流行的年代,手機開始有不經Modem的數據傳送,採用GPRS技術,速度一般是56k或112k左右(有記錯的話敬請指正),以電子手帳上網就會使用如上圖款式的配置,採用CF咭介面。
今時今日,流動數據常見的便是使用3G的HSDPA或HSDPA+制式,一般提供類型包括了USB介面接駁手提裝置,或是以WiFi熱點形式經3G絡網提供。甚至直接於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直接使用SIM咭上網。
3G過後,還有「4G LTE」,像最頂的圖片,便是近來嘗試的上網模式。說穿了是CSL提供的中興MF 820D型號,當說明寫著蘋果的系統只支援10.6之時,其實放到10.5的PowerBook G4仍可順利使用,速度不能說極速,但相對穩定。
不同的階速,也許速度與收費各有不同,不過其實其離魂仍是在一張SIM咭裡。
因為工作的流程,在影展期間對於流動傳訊十分重要。雖然不同年代也許速度有所不同,不過最重要的其實是提供了一個途經來作合適的更新。不過無論科技怎樣先進也好,最終更重要的是大家要選用合適的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控制了自己的模式。
嚴明
那張CF size 裝置挺cute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