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暑期是各部中西猛片鬥得你死我活之際,電影行業俗稱「PR」的發行與宣傳人員卻來得十分齊心,不少發行與宣傳人員均對於近日《飛虎出征》演員之一的鄒凱光在近期網誌的一則文章甚感非議。
事件的起因,就是鄒凱光於七月廿三日在路訊網「必廚鄒記」的網誌發表了一則題為《服侍》的文章。全文大家大可到有關網誌查閱,可是文章出現的問題與謬誤卻非常多。
文章於第一段指出,謝票為「港產片」的「新特式」。可是,到臨戲院向觀眾表達支持,其實早於十年前於韓國常見,有時韓國的製作人員更在戲院舉行切蛋糕儀式祈求票房理想。況且,怎說也只是「特色」而非「特式」。鄒凱光先生未知是否其視野的關係,對於其他地區相關的行動視而不見。
文章的第二段,顯示了鄒凱光先生對於謝票的感覺,是要讓製作人員「可以放心放盡演出」。可是,其實過去成功的謝票行動,如高先發行,陳慶嘉及秦小珍執導、錢小蕙監製、杜汶澤與王祖藍主演的《人間喜劇》,其成功之處就是來得真心。那個時候,沒有太多市場與公關人員協力之下,靈活行事。謝票到了今時今日,要用到「演出」兩字來形容,可以說是淪落的水平。一來沒有發自內心,只是為做而做,二來也來得太假。其實,謝票不是電影宣傳的必然部分,也不是人人願意做。不願意的話,大可選擇不做,不用要覺得委屈勉強。
然而,整段文章的最大問題,卻是來自第三段。當中開首一句「基本上PR喺現場就係負責『服侍』」,可以說是對於整個電影的市場與宣傳部人員,帶來極大的侮辱,對這些專業人員,就仿如夜總會那些俗稱「PR」的公關混為一談,予人感覺自己大牌得需要人家服侍。
其實,電影行內俗稱「PR」的市場與公關人員,工作範疇相當多。當文包括需要在電影事先準備市場策略,聯絡合適的贊助或廣告商,繼而需要翻譯或撰寫電影製作相關的文稿,並要整理圖片。同時也需要跟媒體保持聯絡,提供相關資料,包括製作資料、相片、海報、預告片段等。到電影臨近開畫時,一方面需要安排首映與優先場,二來也需要預備報紙、雜誌、巴士站、港鐵等廣告稿件。近年更要整理Facebook與觀眾互動。對於有嘉賓的活動,更需要安排媒體採訪等。及至電影開畫過後,也需要因應市場情況作出調整。
至於謝票之時,市場與公關人員需要準備的東西甚多。先是聯絡戲院,要求戲院預留散後場多十多分鐘進行謝票,繼而需要策劃行程,並要考慮停車與交通因素。接著便是聯絡交通安排,包括司機接送、位置的商場停車位置、前往與離開路徑等,同時到臨戲院也要準備咪、禮品等。由於這些情況隨時有變,如遇上交通擠塞或入座情況有變,更需要隨時靈活調動。以去年高先發行的《低俗喜劇》為例,市場及宣傳人員一方面要安排演員與導演到臨,還需要安排禮品如爆炸糖、事業扇等,宣傳人員更要拿著「阿嫂」的騾仔道具,托上托落。
從以上情況來看,電影宣傳與市場人員的存在,是為整個謝票活動作出協調。以「基本上PR喺現場就係負責『服侍』」蓋之,不止完全抹殺他們就上述安排的努力,還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需要人家服侍方能。其實倘若鄒凱光先生真的有需要人家「服侍」的話,大可以自行聘請傭工或褓姆便可,因為他眼中的服侍,基本上不是電影宣傳與市場人員應有的工作範疇。
說到這裡,又是到了「講。鏟。片」著名的「奪命四式」時間。大家觀畢上述文章及引述鄒凱光先生的原文段落後,請就以下的句字作出判斷,且看下面的各句陳述該是「正確」、「錯誤」、「部分正確」還是「無從判斷」。
一.鄒凱光先生對於謝票活動並非發自內心,只是應要求作所謂的演出。
二.鄒凱光先生對於電影的「PR」人員工作的認知與夜總會的「PR」公關無異,在現場只是負責服侍。
三.鄒凱光先生對電影行內的市場與宣傳人員冒犯,抹殺他們對於電影內的專業性。
四.鄒凱光先生對電影行內的市場與宣傳人員工作缺乏認識,只看到其表面。
五.鄒凱光先生對於外地電影宣傳無知,以為謝票只是香港電影獨有。
六.鄒凱光先生認為電影行內的市場與宣傳人員並不是合作關係,而是仿如家傭的僱傭關係。
巴巴先生
以鄒大導響電影圈的資歷,無理由會寫呢類說話去揶揄班手足卦…
somelee
我覺得PR人員貼一張海報黎宣傳算唔算係服待果張海報呢?
甘幫鄒凱光先生醫肚然後等距有氣有力去宣傳算唔算係幫緊部戲呢?
與其花哩D時間去針對一D並無惡意既[謬誤],不如寫多幾篇影評算啦!
Ryan
閣下看來未弄清問題所在。
整篇文章的問題,在於鄒凱光先生感覺這是必然的事。事實上,這從來不是必然,拿作「老奉」,試問宣傳人員的好心弄成這樣時,有何感受?
Andrew
其實香港電影業點會有這種人存在?拍爛片而且重對電影業欠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