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讀者經常問及電影於市場表現的情況,但是香港要找到有關的數據其實不易。近年來也有不少非官方的機械嘗試以不同的方法窺看市場的情況,惟有關的方法的形式,只是因為香港向來對於市場這一塊欠缺透明度的結果。
目前香港的電影票房,主要提供機構為香港電影票房有限公司,該公司由香港影業協會及香港戲院商會合組而提,並提供有關數據供菐界參考。由於未有政府資助,故此有關公司以商業營運方式,有關數據一般不會公開。
這個情況,跟不少地區不同。在不少地區如台北及首爾,在政府推動下,票房數據屬公開或局部公開的資料。當中韓國的映畫振興委員會提供的系統,更向公眾提供每天不同城市的票房表現。
市場數據的重點,就是可以提供相關服務及作更深層次的研究,當中包括不同電影在不同地區的表現,甚至是日場與夜場對不同市場的比重等。有關的分析,對於電影業界而言,可以在製訂宣傳或市場策略上有所調整。
香港在政府缺乏支援下,香港影業協會及香港戲院商會提供數據,整個系統需要成本,故此要求收費及不公開也有其原因。但是,對於業界不少人士而言,卻變成了市場的一片空白。
這個生態,近年有所改動。
隨著手機應用程式的流行,當中主流的手機應用程式之一,便是獲悉各戲院各片各場的入座情況。而有關的自動化系統,卻因而可以令一些不公開的市場數據露出一點曙光,因為手機系統顯示入座,意味著可以藉此推算其入場人次,再繼而可以推算票房。當中「講。鏟。片」的市場收據,也可以此為基準,再加上其他方式調整推算。而目前市場亦有不少機構,也做著相若的事。
由於售票系統的入座情況屬公開資料,故此當戲院提供網上售票時,變相已將這組數據公開,但是藉此推斷票房,卻有其一定的誤差值。
非官方數據的形成,跟資料不公開有關。但其實要談市場數據,觀眾到戲院拍下售票情況畫面然後相傳,也可能是另類推算的方法。在官方資料不公開及資訊科技發達與流通下,形式這個非官方數據及推算票房的怪現象。但是,倘若對各院入座情況發佈作出限制的話,也只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當然,現時的方法並不理想。倘若政府能資助票房提供機構,完善整個票房系統,並將有關數據給予業界使用之餘,並將部分數據開放與公眾的話,既可減輕票房發佈機構與業界的財政負擔,同時亦令公眾可以就票房研究有個開始。長遠而言,對於整個業界的發展,亦有裨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