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香港觀眾與電影製作人關注香港電影自家的市場,也同時擔心香港電影最終被合拍電影所滝沒,開始出現不少以本土特色作為風味的電影。但是,甚麽才叫做是「本土電影」呢?
昨天在MCL舉下的Star Cinema舉行了第五場「兩岸三地香港情電影講座」,便以「消失中的本土情懷」為主題。先播放台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然後邀請了著名時事評論員兼專欄作家譚志強博士與導演卓韻芝作出交流,而演員周秀娜亦同場作客席嘉賓。
對於不少觀眾來說,近年一些很主要的本土風味濃郁電影,如羅啟銳《歲月神偷》、麥浚龍的《殭屍》和黃修平《狂舞派》等均屬本土電影。不過席間譚志強博士的觀點看來更為可取,就是需要展現其本土特色。
就著本土特色,便包括了通俗文化,當不少觀眾界定彭浩翔的《低俗喜劇》為本土電影之時,他同時指出胡耀輝的《一路向西》與錢國偉的《喜愛夜蒲》系統也同樣具本土特色。前者講述香港人獨有的「北上嫖妓」情況,後者則正好反映了只在香港才找到的蘭桂坊文化。
的確,本土文化的電影,需要當地的人拍回自己的素材才可以。就像近年不少電影在澳門取景,如劉偉強的《游龍戲鳳》或是林超賢的《激戰》。可是依照譚志強博士的觀點來看,要談到澳門本土電影,則需要是澳門自家的製作,故此上述兩部也不屬此類型。要談到澳門電影,也許可以數到由多位澳門導演的短片集《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