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不少朋友也許會說,電影旺季能獲得較佳的票房成績,不過其實並不盡然。一些電影雖然在淡季下開畫,但只要有一定口碑及沒有太多對手,一樣可以賺得盆滿砵滿。就期的例子,便有華納發行的《星際啟示錄》。


《星際啟示錄》自十一月六日上映以來,雖然對上兩周遇上不少強敵,如娛藝與英皇聯合發行的《飢餓遊戲終極篇:自由幻夢1》及安樂發行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但是到了周末,《星》片便憑著凌厲的升幅再佔據榜首位置,如無意外今天將可突破四千五百萬大關。

四千五百萬的成績,暫居住今年香港全年票房第五位,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其餘四部超過五千萬的片,包括洲立發行的《變形金剛:殲滅世紀》、迪士尼發行的《美國隊長2》、新力發行的《蜘蛛俠2:決戰電魔》及福斯發行的《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均屬3D電影,《星》片成為今年票房最高的2D非旺季開畫電影。

也許有人指,《星際啟示錄》因片長關係,票價平均上調兩成半,故此票房會水漲船高。可是,《星》片片長較一般電影長近三分之一,故此票價上調卻彌補不了因片長影響的因素。

《星際啟示錄》安排於十一月的淡季開畫,不過同期卻沒有對手,加上導演基斯杜化路蘭過去的電影在港均算叫好叫座,令到觀眾集中觀看。而《星》片的科幻題材,更令不少觀眾選擇翻看去進一步理解片中的內容,而同期對手強度不如預期,亦有助《星》片於市場上吸納觀眾。

《星》片於市場上的成功,也許告訴我們,電影不一定要排在旺季才有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