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紀錄片以文學作家為主題,但是拍攝起來,則可以不同的特色。當《三生三世聶華苓》採用傳統紀錄片的模式之時,陳果執導的《我城》探討作家西西的作品與人生,則採用了不同的方法。
《我城》的故事,由陳果開機拍攝西西的生活開始,繼而嘗試從西西過去作品的片段跟中、港、台兩岸三地的文學評論家與作者,談及西西於五、六十年代的文學開始,繼而談及她談電影以至寫劇本節情況。繼而談及雖然西西的文學在香港並無市場,但在台灣卻大受歡迎等等。
據陳果於答問環節出,他對西西的作品,沒有一部能有足夠時間觀畢全文下開拍。結果,相比起其他文藝紀錄片來說,陳果採用了他過去拍攝獨立電影的專長,就是將其焦點由嘗試仔細研究西西的每本作品,改為以時間軸的方法來從西西不同作品看不同時代的看法。與此同時,導演採用了自己的視點,選取了西西不同作品一些句語作題。也許,有觀眾或會認為此這個風格來拍紀錄或對受訪者不太尊重。但是從一個門外漢的角度去看西西作品,作又有另一番解讀。
一般的文學紀錄,也許會以訪問的出段,再配上一些相若的情節片段。陳果在這方面,也許是希望能淺白地帶出主題,先是採用了縮小的模型重現西西在文學原著躼謂出的風情,同時也採用了人扮動作的方法,去表達與人不同的生活狀況,如斯看來,對於一般觀眾也會較易投入其中。
相比之下,電影的部分由於能有畫面配合,故此描述時較為生動,而當中談及參考外國作品的一項,也讓觀眾對當時邵氏情況有所認知。
《我城》片長達118分鐘,當中訪問的學者與影評人不少。導演採用時間軸的模式描述,雖然在交代上較為清晰,不過其實不少受訪者的內容,到了中後段略有重覆,同時不少採用的手法已見,也令電影的中後段開始感到略長。不過在剪接的角度去看,陳果在剪輯片段,以至將不同的聯想情節、縮景等配合,卻來得較為理想。
整體來說,《我城》作為陳果執導的獨立電影,可算是善用了過往紀錄片的經驗與手法來拍攝嚴肅題材,故此即使在未有對原有作品全數閱畢之下,仍可改用探索的角度去看西西。也許這個角度不會是愛好西西文學作品人士所喜歡,倒能看到陳果自家的視點,同時也可令一般觀眾更能貼切看到西西,算是一個不俗的角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