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id-wp-1434245330080.jpeg

近年來,舊區重建的議題可以說是甚囂塵上,從囍帖街、波鞋街到觀塘市中心等,結果換來的並沒有所謂的社區活化,反而是一組又一組既不實在又賣得貴的「棺材房」,社區的特色等同零。


早幾個星期看到話劇《再見十二浦》,也許再讓我們審視如斯的狀況。

《再見十二浦》的來頭不少,是第四屆青年編劇劇本寫作計劃的優勝作品,劇目以從碼頭發展成特色舊區的十二浦面臨重建,不同居民在這段時間表達著不同的心態。雖然多年過後眾人重臨十二浦這個地點,但已人面全非。

相比起電影來說,話劇在港生存同樣不容易。除了製作成本有限外,要找到合適演員,找到觀眾也同樣不易。《再》劇的佈景可以說是簡單實用為主,雖然也許前段的交代較為緩慢,但是對於重建區內不同持份者心態的表達,卻是來得相當完整。

十二浦的重建,同時讓觀眾看到有點近年市區重建的模式,每每變成發展商先行,居民表達其實並沒有在聽。即使在聽,也會走樣。看看觀塘市中心的重建,原本在物華街與協和街的小販市場,搬到市建局興趣的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但設計卻缺憾處處。通風嚴重不足之餘,疏孔的設計更令日曬雨淋問題嚴重。

的確,社會也許需要進步,但是是否沒有空間可以容納舊的東西,或讓舊的東西轉化?上個周日,看到黃浩然導演在《點對點》的映後談說,我們的發展,是否有需要如斯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