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隨著大年初七兼人日已經過去,賀歲檔期的初步形勢也暫告一段落。不過今年賀歲檔期的一眾華語電影,卻被福斯發行的《死侍:不死現身》打到落花流水。雖然《死侍》電影才於大年二才開始全日上映,但是就短短六天之間,卻打敗一眾同期對手而成為新春檔期票房冠軍。然而,此舉「奇招賀歲」卻跌破眾人眼鏡。到底何以會變成這樣?「講。鏟。片」將會一連兩天跟大家來探討一下。


要談到一部電影在市場的表現,檔期、同期對手以至宣傳策略均各有關係。若要檔期來說,《死侍:不死現身》以傳統思維來說並不是在一個很好的檔期。因為新春流流,看到片名先來一個「死」字已是「大吉利是」,繼而電影先是被評為第三級別,意味著十八歲以下人士無法觀看,到後來才補回II B級別版本。再加上過去多年賀歲檔期看來對華語電影有利,看起來《死侍》跑出是超乎想像。

至觀乎製作本身,《死侍》的格局也不是超級大片格局,不然福斯發行便會將其全球發行時間放到暑期或復活的重要檔期,而不是被視乎美國死期的二月。

然而,從同期對手的角度來看,《死侍》則仿如成了不少觀眾的賀歲檔期最佳選擇。

今年三部賀歲檔期的華語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賭城風雲III》及《美人魚》,雖然論其題材與款式各有不同。但是三部影卻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其中國大陸味道很濃。對香港觀眾來說,隨著近年的不少中港矛盾如中國開放「自遊行」後中國遊客對香港社會帶來衝擊,甚至惹來反感,「大陸味」就仿如票房毒藥一樣。三部電影因其製作成本,幾乎是將票房主力放在中國大陸,對於香港觀眾口味距離逾來愈遠,而即使看較近一點的《賭城風雲III》,其預告片段已看到其水準怎樣,而所謂的杯葛王晶只是令其感覺略為增加。

其實,香港觀眾對於賀歲片的要求相當低,只要是有一線演員加點港味便會收貨。像可是,觀乎近幾年賀歲的港片,先是公式重覆,今年《西遊記》是第二集,而《賭城風雲III》更是第三集。而續集只是不斷地重覆公式,對於觀眾的吸引力也只會每況愈下。

至於同期的西片,看起來以家庭客源為主,對於一些成年觀眾來說,則會嫌電影「過於健康」。

就在這個同期對手的環境下,《死侍:不死現身》的上映,仿如填補了市場的空隙。

《死侍》雖然是漫畫改編,但是即使對於漫畫全無認知的觀眾來說,其預告顯示的串咀與玩味,卻是相當符合香港觀眾的口味。在同期華語電影一股「大陸味」及近年香港觀眾希望有著自已風味的電影下,《死侍》的吸引力反而更濃。再加上隨著香港的農曆新年氣氛大不如前,「死」這個忌諱也不像以往有這麼大的效果。

然而,《死侍》的成功除了在其對手以外,自己的宣傳策略亦功不可沒,這個情況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