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記香港電影金像獎2016:一切都是累積

35HKFA2

今年看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是最有感覺的一年。

並非純粹因為《十年》成為最佳電影,或是《踏血尋梅》奪7獎成為大贏家,而是因為今年金像獎帶來了一個好地道好香港的電影頒獎禮,將焦點放在香港電影上,有回顧亦有展望,更重要是,沒有像去年一樣,刻意討好內地,加入那些春晚式的傳統舞蹈,硬銷所謂傳統中國元素。


今年頒獎禮的編排,似奧斯卡般順暢,卻沒像奧斯卡般冗長。劉青雲獨挑大樑擔任儀司準備充足莊諧並重;新演員介紹五齣候選最佳電影是對候選電影的重視;頒獎嘉賓亦是過去多年來最有內容最妙語連珠的一年;得獎者的感言亦充滿著對香港及香港電影的真情流露。如此溫馨團結有種的一個頒獎禮,並不是偶然,更是用幾多億人民幣也辦不到的一種氛圍!

難忘的時刻有很多:在台下非常興奮的杜可風,憑《踏血尋梅》得最佳攝影獎,讓他在台上有機會推介女攝影師,更表明他是「Made in Hong Kong」,他的興奮絕不只是因為自己再添一個小金人,而是他真正享受現場氣氛,這個讓他可以暢所欲言的場合。杜可風是可愛的。

有人說春夏當影后太年輕,為林嘉欣大感不值,還有人微言她得獎沒眼淚,難道要得獎眼淚才能當影后嗎?對於一個只有兩三年演藝經驗的新人來說,能夠在短短兩小時令觀眾對她的演繹的角色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揮之不去,便是演活了角色。只能說,演員遇上細緻刻劃的好角色,有時比起本身的演技更重要。

亦有人希望當影帝的是張學友,而不是郭富城。其實今年五位男主角(還有劉德華、梁家輝、張家輝)勢均力敵,任誰得獎,都有人替其他幾位覺得不值。郭富城在《踏血尋梅》的低調演出,無論在造型上或節奏上都是驚喜,比起他在《父子》及《三岔口》時的演繹更得心應手,而且跟其他的演員對戲時亦收歛了明星的自覺(這方面劉華學友還未能夠完全擺脫),城城得影帝,實至名歸。

在演藝路上,白只不算是新人,他組樂團朱凌凌及空氣清新機,做過二十幾齣舞台劇,今次首次進軍大銀幕便有此佳績,實非僥倖,一切都是靠用心累積!

徐克得最佳導演,筆者認為並不是因為他拍了一齣樣板戲,而是在導演技巧上及香港的立體電影製作水平上,徐克都是最有資格得獎的導演。徐克推動香港電影多元題材及特技發展始於70年代新浪潮《蝶變》及80年代的《蜀山》,近年多齣作品都是3D技術拍攝,創新不斷。

全晚高潮,當然是《十年》得本年度最佳電影的一刻!這個獎令很多人感到香港仍有希望,當然亦有所謂電影人認為是香港不幸。對於一齣關心本地未來民生自由的電影獲獎,筆者認為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進步及升格,就像柏林電影節把最佳電影頒給意大利難民紀錄片《海上焰火》(Fuocoammare / Fire at Sea)一樣。賣座與否,從來不是電影人對一齣電影能否成為最佳電影的考慮;大概,眼裡只有錢的電影公司老闆,才會覺得「賣座」才是「最佳」。

要知道過去香港電影都是娛樂片及商業片居多,間中會有藝術片獲獎,然而真正直接以電影藝術去探討社會問題的,過去就好像只有許鞍華在做。《十年》的出現,是因真正關心香港未來的香港觀眾而生,是香港回歸祖國多年,港人擔憂香港變天的累積反射。《十年》是過去十年甚至二十年最香港的港產片,道盡大家的擔憂,觸動港人情感,在五部入圍電影中,就只有《十年》最關心香港今時今日的環境狀況!

《十年》已寫入香港電影史上重要一頁,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

Previous

《少年滋味》:少年人的寫照

Next

不要少看粵劇觀眾的市場

3 Comments

  1. sunset

    我覺得「十年」是好港式的商業片,完全捉到潮流下恐懼中共的心態,能夠編出段完全迎合潮流口味的故仔,以低成本賺到十二倍利潤,兼得埋最佳電影,百份百名利雙收,應該頒多個最佳商業奇材獎給他。

  2. Charmaine

    樓上講0既,我認同……不過,這篇文章作者講0既,我更認同,如果《十年》得獎,可以擴大香港電影的題材種類、廣度和深度,《十年》就係開創先河,開風氣之先,咁就算《十年》技術水平,藝術水平不足,攞獎都情有可原,毫無問題……

  3. Charmaine

    提醒一句,《十年》並不是一套商業片,反而係一套獨立電影攞最佳電影,我覺得意義非凡,0個 D電影公司老闆,眼光好淺窄,畀呢班人主導香港電影,就搞到香港電影今時今日咁0既樣,咁0既下場……佢0地仲好意思講咁多廢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