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兒子到百老匯電影中心連續欣賞了好幾部非主流電影及紀綠片,紀錄片中包括反映社會現實由張經緯執導的《少年滋味》及以觀察型式由Alvaro Longoria拍攝的《洗腦遊戲》,以上兩部不同種類的紀錄片都處理得非常成功,能把真理透過鏡頭告訴觀眾,觀看後,兒子問為何世上會有紀錄片這類型的電影Documentary?
而這一條問題讓我在思索過程中重回兩段人生空間,第一個是在兒時的記憶裡,紀錄片幾乎離不開麗的/亞視的框架,我爸最愛看由伍國任重新配音的戰爭紀錄片,美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製作的《我們為何而戰》系列,在紀錄片中我看到真實、令人戰慄的生化武器、戰亂帶給人們的苦難與分離等,每一組場面都成功地讓觀眾銘記於心…與一般的主流電影完全不同,因紀錄片給觀眾看的是事實。
而第二段回憶大約於20年前,初入電視台工作,第一個節目是與一位美國導演分工製作中英雙語的電影節目,平日除了與他商討節目裡的影片剪輯、字幕、配音等問題外,他最愛談及的話題就是紀錄片,皆因他的夢想就是到英國參與紀錄片拍攝,他表示英國人最擅長拍攝不同類型的紀錄片Reflexive、Participatory 或者 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等,最叻用鏡頭說話,他最喜歡看英國皇室紀錄片的導演作品,而紀錄片第二層原料就是配樂,這一點亦是英國製作人的強項,所以,久不久我們要輪通宵剪接檔期時,在沉悶的過片期間,他就播出有完美配樂的紀錄片給我們觀賞,通常剪接師會瞓著,但我就比較有興趣參與這位有趣導演的導賞環節,因為他經常引述John Grierson英國紀錄片之父對紀錄片的見解,他亦深信一部成功的紀錄片是能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讓不同背景的觀眾從不同角度,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在我而言,電影就如俄國電影之父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所說:「對於我來說一部電影使用什麼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來的故事片還是一部紀錄片,不重要。一部好電影要表現真理,而不是事實。」
May Tsang
香港昔日是一個樸實的漁港
人們都相信有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穫
所以他們都是堅毅 默默耕耘 努力不懈
為家庭而努力
當時的人們通常都是大家庭
大哥大家姐照顧細佬妹
一級一級地照顧
所以父母根本冇時間理會子女
所以這一代的孩子成長都是很獨立的不依賴的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
香港有漁村 走向工業
人們開始走進工廠織布車衫
有家室的 太太
也拿取錶帶膠花回到家中
進行手作業以幫補家計
雖然 生活十分辛勞
但鄰居總是互相幫忙
有好吃的東西互相分享
拜年的時候 總是熱熱鬧鬧
一起炸煎堆炸油角整蘿蔔糕
團年吃飯 更在家中可擺兩三圍
但隨著年日的消逝
隨着工業發展轉型至經濟急速發展
科技發展等等
人們也轉型了
由獨立變倚賴
由實幹線短線 炒家
由曉得互相分享變成自私
為何香港會變成這個樣子
個中有很多原因
值得各位慢慢轉研探討
工業的轉型
樓價攀升
大家庭變成小家庭
由生養眾多以至到減少生產
人口老化
香港回歸給中國
種種原因下影響香港的發展
所以若果 以這個主題作紀錄片
更能深入民生
引起各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