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參與了一套微電影的製作,有機會接觸到在香港修讀音效設計的年青人,跟他們相處一段時間後,筆者對於本地有關方面的教育實在有感而發。
這些年青人或正修讀高級文憑,或正修讀相關學位課程,部份來自傳統培育演藝人材的學院。課程內容都關於前期現場收音,後期音效製作,或配樂製作等,可是經瞭解後,這些年青人的導師大都不是來自行業最前線的,雖然部份來自海外,但很多都早已脫離後期或前期音效行業,所以很多年青人不能從這些導師身上得知現今業內的運作。
即使部份導師仍在行業中工作,但他們的教程都缺乏系統性,很多年青人畢業後都不明白一些音效製作的基礎知識,例如混音房喇叭該如何設置,工作時音量的適當大少,一些基本通用裝置或plugin的使用等(如compressor, limiter, etc)。很多導師上課時都是播放一些在音效或配樂上出色的電影作品,但對於這些毫無經驗的年青人來說,其實是每個元素都要向他們解釋的,例如在現場收音時有甚麼特別技巧,如何創作好的槍聲和環境音效,甚至一下腳步聲,配樂又該如何配合,其實是需要跟年青人一起親手嘗試和創作的。
更令筆者摸不著頭腦的,是近年各院校都要求學生畢業作品需要製作5.1混音供戲院播放,雖然5.1音軌是現今戲院基本要求,可是部份導師根本沒有進行5.1混音的經驗,即使有,也沒有清晰教導學生5.1混音時的要點,例如各種音效元素的擺位,如何好好利用電腦軟件方便進行5.1混音等,致使很多學生在製作畢業作品出現「盲摸摸」情況。更重要的是,筆者相信很多同業都明白,立體聲混音是比5.1混音更難製作的,在混音來說那是重要基礎,為何一定要這些學生越級挑戰呢?
雖然筆者多年來都眼見很多出色的畢業生,可是大部份都是依靠自我天份才可以繼續維持下去,時間一久,他們大多後悔當初沒有打好基礎。而更大部份的年青人都被幾年內茫無頭緒的院校課程消磨殆盡,受害者其實是整個本地電影業。
究竟各大院校憑甚麼準則聘請導師的?是單憑學歷?膚色國籍?個人工作經驗和名聲?或只是人事關係?
讀者們可以批評筆者觀點過份片面主觀,我個人也歡迎各位給予不同資料和意見,但筆者想提醒各位,香港電影在音效方面,不管前期或後期,在亞太區來說已經非常落後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