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展2016-11部被選定的中國電影及導演中,我比較喜歡研究吳天明導演,他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導演中的傳奇人物,認識吳天明除了他執導的經典《沒有航標的河流》、《人生》及《老井》外,就是早年被一篇電影專訪吸引,才開始解讀吳天明導演。
吳天明導演於90年代留美期間在New York Times電影版細談他的電影人生,文章談到他由演員到導演的奇妙機遇,說到在文革期間因電影書藉被例為不重要物品,因此逃過被燒毀一劫,正打算到北京唸電影的吳天明就憑著幾本電影手冊和他的啟蒙老師崔嵬導演的指導,由演員轉為副導演再升任為導演,文革後80年代初吳天明還掌舵西安電影製片廠,他訓練出多位蜚聲國際的中國導演如: 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顧長衛等,那時候的西影廠是年輕中國導演的培訓基地,吳天明導演於西影廠在任時主拍了幾部重要的作品,他本人執導的《老井》,張藝謀的《紅高粱》、陳凱歌的《孩子王》、田壯壯的《盗馬賊》,他打破當時中國影片的歌頌模式拍攝手法,大膽讓一批年輕導演在不需要刻意迎合市場需要下拍出自己最拿手的題材。這批蜚聲國際的年輕導演在十年間分別於北影及西影廠內出產多部讓世人難以忘懷的經典作品,並揚威海外,包括: 《老井》、《紅高粱》、《盜馬賊》、《菊豆》、《西安事變》、《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藍風箏》等…這批被稱為第五代的中國導演作品一個接一個的在國際間打出名堂,他們的題材有些更是電影局臨界限線以外的作品,好像田壯壯導演巔峰之作《藍風箏》,影片因談及政治運動而被審查,所以未能在內地上映,但卻在海外屢獲殊榮,在1993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和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等,當年在香港也是快快手手的在影藝這類小型電影院上了一兩場就沒有了。經典的中國獲獎電影還有《霸王別姬》,電影歷史背景從民國初年談到八年抗日再談到國民政府,最後到人民解放繼而走到文化大革命,我感覺這類尖銳題材,是當時吳天明主張”把文革好的東西留下來”的意旨下,才有機會生產出來,而吳天明導演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創作人,他有一句經典連電影局也被嚇壞的就是:「審查是我們電影現在出不了好片子的原因」。
吳天明導演於90年移居美國後,第六代的中國電影人開始跑出來,近十年中國電影創作方向主要是迎合市場需要的寫實或劇情電影,我個人沒有太多感覺。 還記得兩年前2014年3月吳天明導演離世,New York Times 用了一條題「Wu Tianming, Who Shaped Chinese Cinema in 1980s, Dies at 74」來報導吳導演的死訊,是真的,他於80年代是確確實實改變了中國電影的表現模式,把一批中國新浪潮電影帶到世界,好像張藝謀在憶述吳天明時也遺憾地說了一句:他並不知道他改變我的人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