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uggle

長者安老這個課題,對於人口漸趨老化的香港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曾執導以小學為主題的紀錄片《子非魚》的黃肇邦,新作《伴生》透過三個家庭與其長者的歷程,可以看出「老有所依」的意義與其重要性。


《伴生》以三個家庭的情況作出紀錄,松哥的太太玉蘭離世,令到松哥與家人傷心之餘,更是一家人在一年內的第二度喪事,住在老人院的松哥難掩思念之情,而且在一個月後病情亦急轉直下。沛叔與阿金這些老夫妻漸入老年,阿金漸漸不良於行,然而沛叔卻不知道自已有時卻聽不到人家說話,兩人對於獨力照顧他們步入中年未婚的女兒慧慈帶來心理與精神上的沉重負擔。慕嚴因為患有智障,兒子兆紹便在寄養家庭照顧。晚年患上乳癌多年來,兆銘即使當夜班收銀,仍盡力照顧聚少離多的媽媽。

整部紀錄片以平行剪接的方式,交代著三個家庭在面對年邁父母病情與不同問題下如何面對,雖然調子均偏向灰,但是程度卻截然不同及有不同主題。當中松哥的一段調子最為沉重,電影描述其喪妻之病,可以看到在追思之時以至入院仍對忘妻懷念。在社會帶回看元朗的地方,觸景傷情的感覺讓觀眾感動,松哥同時也是三段故事裡身體最急轉直下的一個片段,而家人的描述則是在於如何不讓松哥辛苦下去來掙札,整段故事看得令人相當心酸。

慕嚴與兆紹的一段裡,兆紹雖然看得出面對著壓力,但是相比起向來沒太多機會相聚的媽媽,也盡力支持,從覆診到外出。而慕嚴雖然是智障人士,但是在繪畫方面卻來得不錯,而觀乎兆紹照顧母親的過程雖然不易,但是卻看出兩人之間的互相扶持。對於慕嚴病情穩定,看出兆紹感恩之心。

至於沛叔與阿金的一段,電影的重點除了看到互妻兩人的互動外,當中的重點更是放在照顧兩老步入中年的慧慈身上。雖然看來盡力撐住,但是在訪問過程以至神情之中,可以看到她在身照顧兩老受承受的壓力,特別是對於未能理解自己爸爸尤感挫折。不過,後段描述她在艱難時刻最終選擇交由安老院照顧兩老,而兩老在病情穩定時,慧慈也尋回自己空間,變得放鬆之餘,在一次帶兩老到酒店住宿,仿如尋回事新的共處方式。

黃肇邦在處理紀錄片上,雖然看似冷靜、但絕不冷血。在處理大量情緒波幅之下,一方面有留下讓觀眾感到傷感的情節,但同時亦有沛叔與兆紹的兩段裡留了不少感動的足跡。從慕嚴的畫展看出的喜悅,讓觀眾摸平了看到松哥在醫院全身水腫的心痛。全片在空鏡運用上,看到風箏的一幕,令人看出了有人陪伴的重要性。

整體而言,《伴生》作為黃肇邦的新作,整體處理比起《子非魚》更為成熟,同時看出黃導對於長者這個課題的關注與關懷。三段的經歷,反映出在過程裡不同的元素,也看出相伴在整個面對人生最後階段的重要性。電影拍得冷靜得來卻強而有力,也同時喚起社會對於老有所依這個課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