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份財經報紙看到Konica Minolta董事長葉卓雄的一篇文章:班底與朋黨,文章開首說到:「好的班底是一間企業成功要素之一,但是很多人把朋黨當作班底,其實一線之隔,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再深入看葉卓雄對班底與朋黨的分析,簡直精彩!!!雖然他形容的是一些辦公室情況,但套現在當今電影市上就毫不遜色。
聰明的導演唯一可依靠的就是:班底,班底站崗於不同位置,聽命於導演唯一的指示然後將自己的工作發揮得最好,班底中可以抗衡導演的,除了片主以外就只有編劇和攝影師,大家方向只有一個:就是為一部出色的電影而奮鬥。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往往就是那位導演帶著原創班底實踐才可勝任。
最近所見幾位知名香港導演的回塘電影,都讓人驚訝及遺憾,和同事討論這個話題時,有部份同事歸咎於CEPA,不過事實我也同意,在早年香港電影顯現頹勢之時,因CEPA的出現讓大量製作人得到無限的機會走到內地拍合拍片,但CEPA背後隱藏的問題就是必須加入內地演員及製作團隊來配人合內地觀眾市場,但過去八十至九十代中國電影人才的陪訓速度根本不足夠今天市場的需要,正正這一點,部份導演就只帶著幾個主創班底成員,到內地配合大量沒有經驗工作人員將所謂的崗山重起,沒經驗的工作人員為求生存+為了配合快速增長的合拍片市場而變身為:朋黨,成為朋黨後就可以短時間內在團隊中互相包容做保障有利自己利益的事,直到最後讓有能者離之,朋黨便可登上更有權勢的位置,對於執行一部電影的經驗就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去處理,最終坐隱勢頭才是最重要。
相識不少,幾年前還是電影版記者的她/他,一個華麗轉身就成為製片/監製,每每去到這些場景,我通常來一句比較刻薄的就是:「噢!又是一套你監我製的大電影」,由傳統電影工業訓練出來的我,好不容易今天成為一家電影公司的小董事,片場內開多或開少一日戲我都提心吊膽,電影拍攝出現問題,要用上多年儲備好的人情分來扣,我所認知的製片及監製必須有起碼十年八載的電影製作經驗的才能勝任,現在在內地只是馬得隱老闆和導演,兩三年就可飛上山嶺的位置執行整部電影的製作,終於明白到知名導演拍回塘電影失手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本人缺乏了一班忠心的港產班底。
註:
班底─戲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腳色。
par ker
這應該也是 港產片 低落的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