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種 Mr. Nobody突然被邀請為十週年紀念撰文,實在是受寵若驚,一方面是我的榮幸,另一方面則是驚多於喜,因為我不大會說話,談吐也許不得體。要說感人肺腑的祝賀詞就免了,比我在行的人相信大有人在吧,那就談談我是如何認識這個如同都市奇芭的網誌。


如果不計算學生時期因興趣而寫的文章,我便是從二零零七年中開始正式撰寫影評。對於主攻歐美娛樂的我,區區西片實在是瞭如指掌,但對於港產片的知識卻是可悲及諷刺地貧乏,每每要負責寫港產片時都十分痛苦。即使上網找參考的評論也不是易事,始終當時關於港產片的文章也不如現在般多,就在此時一位朋友向我介紹了名為《講鏟片》的網誌,然後我跟它的「冤緣」就是這樣開始。

聽到《講鏟片》的名稱時,我心想「這個Blog還真直接,因為是關於香港電影於是直接取名為《港產片》嗎?」但當我進入網站後呆了一呆,原來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是「講」不是「港」,是「鏟」不是「產」,連「片」字也是動詞非名詞,在名字之下則是疑似此網誌的宗旨:「講戲、鏟戲、片戲」。哇靠,感覺上此Blog相當negative耶。接著細讀文章內容,同樣negative,冷嘲毒舌,俗點說就是很「串」,怎麼會有人如此囂張?

當年的我仍然很傻很天真,總覺得凡事都要正面給個讚,跟《講鏟片》的第一次接觸有如文化大衝擊一樣,因為實在跟我的寫作風格相差太遠,當下第一個反應是排斥及抗拒。但人總是有劣根性,有時看畢一些質素差的港產片還是看人家怎樣去「鏟戲」,於是便養成了一個不定期上《講鏟片》閱讀文章的習慣。

不能否定的是,這網誌某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寫作風格,不是說我很清純被染污,而是我本身也是一個毒舌之人,卻選擇於文章中盡量不毒舌。但近年不論中外愈見電影質素下降,耐性也差了,讀完《講鏟片》的文章,覺得其實毒舌根本沒什麼所謂,於是於文章上我決定毒出真我。

後來才發覺到《講鏟片》除了影評外亦有很多不同範疇的文章,對讀者而言遠至整體票房分析、電影發行宣傳手法評論,近至戲院業務如會員優惠條款變更等實用性文章都有。不論事情大少,總之關於香港電影及戲院業的消息都全方位覆蓋。

不過間中都能看到Blog主的一些惡趣味,好像就一些主會動盪大事件去推介完全不相干的冷門舊片如近期的「我愛777」、戲院小食部食評(當中包括比較魚蛋積體)還有最常使用的欺負人手法「奪命四式」,囂張之餘亦不失幽默感。

漸漸地我打從心底裡佩服《講鏟片》,試問即使我們要養成一個持續十年風雨不改的習慣談何容易?更何況《講鏟片》對於電影活動採訪及對業界消息的覆蓋量及報導反應之快可以用驚人二字來形容,不禁讓人覺得這個Blog主根本是廿四小時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去趕稿。

奮鬥了十年,《講鏟片》已經成為香港影業的一個非官方指引,具有一定影響力,同時間Blog主亦很樂意運用其影響力替觀眾或消費者們抱不平。如戲院服務質素欠佳、放映場次出錯等等,這些都是主流傳媒跟網媒都不屑覆蓋的地方。往往觀眾遇上了不愉快的觀影體驗只能怨氣吞聲,無從申訴,但Blog主真正以讀者角度出發,亦因如此「貼地」造就了《講鏟片》的獨特性,為此作為Mr. Nobody的我是十分感激。

(「講。鏟。片」按:Jacky,網上影評人,評論以真心直接見稱,辭鋒銳利,對所見所聞不平則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