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令人無奈的座談與觀影

Picture

雖然特別放映與放映後座談每每可以為觀眾帶來驚喜,不過有時卻有些控制不了的情況,局面可以讓嘉賓十分尷尬。

上圖的情況,便是一個沒有人希望看到的情景。

張經緯執導的《墨綠嫣紅》於今天起舉行首階段七場的特別放映,每場除了播播片長廿八分鐘的《墨》片外,還每場請來不同界別的嘉賓作廿多分鐘的座談。

可是,首場的效果並不理想。

先是電影較原訂時間遲了近七分鐘開場,繼而就是在場觀眾有不少小朋友,雖然負責人已事先叫部份家長若覺得電影不適合小朋友觀看的話,可到後方讓工暫時照顧小朋友。可惜的是,在全程觀影期間,其中一名小朋友卻不停地大聲說出「甚麼來的?」的句語,全片播放共說出超過五十次,亦有青少年邊看邊討論,對於其他觀眾,其滋擾程度仿如極刑。

在播畢電影過來,進入討論環節,嘉賓包括導演張經緯及關注綜援聯盟幹事歐陽達初先生,可是在進行討期間,既有中年女士大聲叫自己的兒子就座,也有觀眾的手提電話響了近廿秒才停止鈴聲,期間也有小朋友不停地叫,更有小朋友未知是否感到訥悶關係,走到前台希望成為主角之一。至於觀眾的提問,看來並不理解電影的情況,導演的回答略有點無奈。

上述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個「災難」。

不過,對於導演來說也不好過,面對一個如斯反應的座談會,一方面有支持者來,但另一方面座談如斯滋擾,不是味兒。

其實是次播放,的確有一個社區組織購買了數十張戲票讓一些基層居民欣賞電影,更提供了旅遊巴接送。不過觀其效果,一方面對其他觀眾構成滋擾,二來參與的坊眾看來並不是真正的目標觀眾群,造成了戲院、嘉賓、導演與觀眾多輸的格局。

到底如何處理以上的情況才好呢?

《墨》片以屋邨少女吸毒為題,其實十分適合於學校或基層播放,可是若果安排於基層播放,其實也可以選擇於更就近的社區會堂播放,再配上適當的導賞,效果相信較現在為佳。即使使用戲院播放的話,也許可以用全院包場的形式,相信可獲更多坊眾受惠,也可以減少其他觀眾在觀眾過程的落差。

《墨》片的首場播放雖然贏了入座,不過效果卻是極度「災難」的水平。但願「明天會更好」,其後播放的公開場次安排更佳好了。

Previous

認識亞洲電影大獎的後台

Next

《3D肉蒲團》3D版本預告推出

4 Comments

  1. Agnes

    班街坊水平有限, 張經緯點捱落去…. 不如佢下次拍”港孩”.

  2. 復仇

    唔好expect每一個人都適合觀影, 唔好expect每一個人都會尊重電影

    一張「門票」, 起碼證明一個人願意肯定哩個作品既某個價值; 免費所招來既各方人群, 又點可能確定佢會遵循遊戲規則?

    難為一班真係俾錢買飛入場既觀眾…

  3. Cine Art

    桐油埕始終都係裝桐油, 活於這種社區的觀眾要去BC,九唔搭八之餘,也在浪費自己時間.

  4. DDT

    still remember his previous film….

    he mess up all different groups(included the media)…
    of course,no one care of him..

    also his film’s topic…
    is the open secret…
    lot of peoples already know..
    is possible to find those peoples around…

    miss out the attrative’s mood.
    look like Documentary of his style….still have the dist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persional comment on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