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不少舞台劇曾改編成電影,並錄得不俗的票房與口碑。然而,不一定每部電影也適宜改編成為電影。張達明多年前的舞台劇《亞Dum一家看海的日子》公演時獲得不俗成績,最終改編成電影至《家和萬事驚》,找來不少具知名度的演員配上新晉演員,再加上邱禮濤執導,不過效果卻是強差人意。

《家的萬事驚》的故事從一家五口開始,丈夫盧偉文(吳鎮宇飾)連同太太淑賢(袁詠儀飾)、失業廢青兒子(吳肇軒飾)、熱衷網戀的女兒(蔡頌思飾)及行動不便的文父(張達明飾)經常在家吵架,而且每月節衣縮食,為的只是擁有一線海景的住宅單位,故此也甘願捱下去。可是一天,唯一的一線海景卻被王小財(古天樂飾)的廣告牌擋住。文一家的生活即時受到影響,並開始想盡方法要求則拆去廣告回復海景,可是求助政府無門之下,結果也迫使全家不惜一切。

《家和萬事驚》改編自張達明的舞台劇,雖然隔了相當的時間,不過當中部份內容至今看起來仍相當實在。當中包括王小財利用廣告稱成藝術品的方法逃避法律責任,顯示其為富不仁的情況,同時也透過黃秋生飾演的政府公務員的角色,再加上其他政府人員角色,顯示在政府裡經常出現不同部門互相推卸責任,這些內容仍在電影帶到。另一方面,電影雖然屬低成本製作,但是不時看到香港實景拍攝,反映其實電影本身談的主題相當地道。

然而,電影的改編以至是一眾演員的表現,卻令這個有心的舞台劇改編效果大打折扣。

《家和萬事驚》在舞台劇改編下,但是卻出現一眾演員很多時採用了仿如舞台劇的演繹模式,當中部份效果浮誇。就以片初出現片名前的十分鐘為例,一家人的吵架便顯得相當煩厭兼刺耳,一般觀眾大可戴備耳塞進場,同時也為弱聽者提供聽力測試機會。而電影的結局,同時出現極為無稽與不合理的情節。雖然電影屬喜劇處理,但是在失理全失下,只達至爛尾的效果。如斯的情況,也反映出導演邱禮濤似乎明顯在此片只是交出行貨。

要談到導演交行貨的情況,片中一眾主角的表現尤為明顯。當中古天樂全片而言對白甚少,一副標準臉孔發揮空間近乎零,猶如看回《脫皮爸爸》款式。而吳鎮宇的演出也同時維持在《脫皮爸爸》其中一種狀況,吃力也不討好。至於吳肇軒的廢青演出則明顯是全廢演出,也跌破他從影以來的下限,全片表情幾乎全錯,也令對他有期望的觀眾完全汗顏。

不過,要談到其破壞力,還不及兩位女角來得驚人。當中袁詠儀全片猶如收不足片酬的黑口黑面,嘴臉均十分難看,再配上全程本色鬧人演出,為全片提供刺耳噪音的泉源,甚至令《閨蜜2單挑越南黑幫》的三位女角也甘拜下風,觀眾入場前宜在她說對白先前戴耳塞。至於飾演中學生的蔡頌思,在素顏之下顯現年齡較其角色至少大了廿歲,還以為是一名患上嚴重早衰症患者似的,而且聲音亦同樣吵耳。

相比之下,本來是創作家的張達明,就是一眾主角裡較能演到所需的演員。而黃秋生的公務員角色亦算是全片亮點。雖然片中其他演員的客串豐富,但在一眾主角的破壞力驚人下,其努力也是徒然。

整體而言,《家和萬事驚》可以說是看得令人心驚的電影。心驚的原因並非電影有甚麼驚慄性,而是電影凡是一家人場面均「嘈喧巴閉」地製造噪音,而一眾演員的表現幾乎是鬥令觀眾心驚,當中尤以袁詠儀與蔡頌思最為「不負眾望」。同時也令張達明本來想表達的主題也嚴重摧殘。再配上邱禮濤的行貨執導,實在讓觀眾看得相當難堪。如斯水平的地道電影,怎不能叫人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