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港式字幕的文化差異

Picture

近年來,不少電影為求更能符合香港觀眾要求,故此中文字幕上也由傳統的語體文字幕變成港式粵語字幕。雖然這種做法是否理想見仁見智,不過即使執行的話,也許需要顧及觀眾的理解程度。

近期兩部外語電影《巴打旅痕團》及《陽光姊妹淘》均採用了港式字幕,但是其效果卻有著一段距離。

印度電影《巴打旅痕團》的港式字幕,予人一份「高登討論區」文化的味道。當中字幕出現「向左走向右走」時,也許沒認識該討論區的觀眾,根本不明白這個是「撚」字的代名詞。而全片中文字幕其俗的程度,看來跟「高登文化」甚為接近。雖然這樣看起來可能吸引部分觀眾,但同時也嚇怕了不少原屬該片的客源。觀乎電影整體其實不是那麼「爛口」,字幕實在不用俗得如斯地步。

相比之下,中國3D發行的韓片《陽光姊妹淘》,以一眾少女在高中時聯群結黨及廿五年後的景境,當中粗鄙用語不少。發行公司提供港式字幕大都只是將字幕口語化。在情景上算是配合電影本身,看起來即使感覺俗,但未至於不明所以的地步。

其實字幕的莊諧程度,十分影響觀眾對電影的觀感。即使電影要使用港式字幕也好,還望請顧及香港一般觀眾的理解程度。想用潮語但人家不明的,實在一點也不「潮」。

Previous

開畫票房:新片入座叮噹碼頭

Next

Alex專欄:優先場的安排

1 Comment

  1. lo

    商業社會市場導向,但為甚麼總是向壞的方向走,我不主張文以載道,但如果媒體為著市場誘因,遷就受眾的語文品味、水平,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大眾的語文水平只會越來越不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