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也許是香港一直以來最大型的電影節,不過近年來隨著國際影展氣氛改變。HKIFF的定位難免作過多次改動,不過在傳統式下,要同時照顧海外賓客與香港觀眾看來不易。結果,近年來的取態也開始明顯。
近年來,國際電影節一般而言都是一個組合性的活動,當中包括影展、電影市場、電影融資甚至是電影學院或頒獎禮之類。以亞洲地區來說,釜山國際電影節便是循這個方向去走,不過去起上來,當中除了影展與電影融資做得較佳外,其他部分看來仍只在起步階段。
香港的情況,相比之下可說是有所不同。雖然將多個相關活動放在三月發生也只是近十年間的事,不過其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與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的融資活動算是辦得不錯。至少國際性的電影專門雜誌如Variety、Screen International等也願意為其活動提供每日專刊。
HKIFF的情況,則相對尷尬。由於電影節期在三月下旬,不少電影相是預留給康城影展的話,便不能於康城影展前放映。也許,外地會以電影節來展現其地區的電影實力。這個情況於兩年前出現如《打擂台》、《人間喜劇》這類電影時還可以,但去年和今年在選片上,也許沒有這麼旺盛。要是濫選,也許敗壞其品牌。
看看今年HKIFF只有八部電影作世界首映,大都以港片為主,大抵也明白其困難之處。選片沒有太多世界首映下,也不易留住外國賓客。誠然,不少外國業界人士於三月來港,大都主要是看Filmmart和HAF。
結果,HKIFF卻回歸了最初的角色,就是為香港觀眾提供不同種類的電影。雖然這個定位看起來沒太多特別,不過在不能取得太多「世界首映」或「國際首映」,又要跟近年流行的非法下載對抗,選一個具水準的節目配套。一來可展現影展總監的能力,二來也可讓觀眾在大銀幕看其重要電影。看看今年的選片,不計較華語電影數目不多的話,整體看來,也許比起去年更好。
與此同時,電影節節期也回到最初的十六天,但礙於要配合Filmmart等活動下,這兩年節期又未能落在最好「吸客」的復活節檔期。
也許不少朋友會問,為何電影節不像過去延至至廿天,便可利用復活假期爭取票房。可是,展期太長,對於電影節的工作人員造成的負擔更重。當外地影展展期一般只會密集七至九天,十六天的節期,即使平日沒有日場也好,也對不少人來說太長。
觀乎HKIFF的節期不改,資金不及其他影展下,要「鬥燒銀紙」不可能,鬥「首映數目」也不可以。回到最基本選好片的角色,也許不失為一個可行方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