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戲、鏟戲、片戲

從台灣電影看本土風味製作

Picture

羅啟銳執導的《歲月神偷》自獲得柏林水晶熊獎後在港叫好叫座,也同時令人關注本土元素的重要。當本土風味在合拍電影的漩渦中變得七零八落之時,原來一峽相隔的台灣在這方面倒做得不差。

今年剛在電影節播放的兩部台灣選片《艋舺》及《一頁台北》都是在這方面表現不俗的選片。而且從這兩部電影與一些本地製作來看,到底要做到本土風味有何困難?

先談《艋舺》,電影於台灣春曆時開畫,本土可算是叫好叫座,故事以八十年代台灣黑幫為題,有些人甚至喻《艋舺》為台灣的《古惑仔》電影,不過導演鈕承澤在表達上卻是將一群人加入黑道的過程及終結完整拍下。電影在展現台灣方面,當中不少人熟悉的台灣夜市以至文化等可從片中看到。

Picture

相比起《艋舺》的高成本製作,連台灣仍未正式公映的《一頁台北》則採用清新方式表達。電影的故事主要描述一名希望到法國跟女友見面的少年的故事,當中重心就是在出發前一晚發生的一連串極為荒謬的情況。電影拍攝的是台灣的夜晚,可是卻活力十足。有趣的是,電影呈現的台灣十分平實,既有通宵營業的書店及著名夜市,也有相比之下較具陰暗面的地方,如時鐘酒店及黑道情況。

觀乎兩者與近日被喻為本土味道較濃的港片如《月滿軒尼詩》與《歲月神偷》,不難發現這類電影除了在劇本上帶動觀眾外,電影的選景具本土風味,令本地觀眾可以有共鳴感。不過更值得留意的長遠影響,就是電影在出埠的時候,也可讓外地的觀眾了解地區風情,當中的拍攝場地更有機會發展成旅遊新景點。

雖然本土風味看起來不錯,可是對於單一電影製作來說,其實並不容易。因為靠一部電影帶動本土經濟,所花的時間較長,並且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於做慣類型式商業電影來說,要加入本土風味並不是想做便做。要推動本土風味,雖然不至於不能讓電影不合拍,但在本地製作上,無論成本上或製作困難度上均有所上升。

就簡單地像《一頁台北》要拍攝捷運來說,香港的港鐵對於這方面看來十分忌諱。近年能獲地鐵安排於地鐵拍攝的,想到的便只有梁朝偉與楊千嬅主演的《地下鐵》。至於鬧市拍攝,相比起過去幾年來說,港府電影統籌服務科其實也有進步,不過要在鬧市拍攝仍有難度。

到底香港難否繼續出到具本土風味的不同類型電影,恐怕要看製作人是否有心及相關機構能否協力,但願日後能看到更港該類製作,跟合拍的製作可以互相輝映。

Previous

寰亞電影2010巡禮

Next

洪榮傑郭子健HAF獲獎

4 Comments

  1. baspitakika

    《墮落天使》也有不少拍地下鐵的片段,不知道當年有沒有得到地鐵公司的同意或協助?

  2. shtmanhk

    baspitakika :
    《墮落天使》也有不少拍地下鐵的片段,不知道當年有沒有得到地鐵公司的同意或協助?

  3. 小小小俗辣

    相比香港電影就黎收皮喇, 台灣電影加油, 香港電影接近0新血

  4. shtmanhk

    baspitakika :
    《墮落天使》也有不少拍地下鐵的片段,不知道當年有沒有得到地鐵公司的同意或協助?

    幽靈人間有否得到地鐵公司的同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