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黃肇邦一直以來都以其社會議題拍成紀錄片,讓觀眾對於弱勢社群有所關注。繼《3cm》關注病人權益後,新作《十方之地》則以獨特的手法,透過紅磡的環境,讓觀眾更去理解箇中不同情況。

《十方之地》一開始從紅磡著名觀音廟的觀音借庫開始,繼而看到在觀音廟旁不少以拾荒為生的人士,以及與他們相關的環保夜冷行業,以至是只在清晨才街頭擺檔的天光墟。然而,在沙田至中環線發展之下,區內的市區重建加劇,令到舊區更快被業主強拍,環保回收行業也只能結業,也對於在社區的生態圈帶來衝擊。

《十方之地》跟導演黃肇邦前作《子非魚》與《3cm》雖然同樣探討社會問題,不過這回雖然片長更短,但是格局更大,而黃肇邦卻可以有紊不亂地將片中不同的議題呈現出來。片中先從觀音借庫開始看到大家對錢的渴求,繼而以觀察的方式讓觀眾先看到拾荒為生人士的生活情況,然後漸漸將其焦點放到回收行業,繼而看到在重建之下對於這個唇齒相依行業如何難以生存。

導演在這個簡單的情節下,其實以不同的側寫,呈現了紅磡這個社區的獨特狀況。當中包括了這是一個觀音廟、舊式樓宇林立、不斷有建築物重建,以至是殯儀館與殯儀相關行業集中之地。而在鐵路延伸下,更令不少地產商對於舊樓強拍更有誘因,更為求收回業權出現滋擾仍於居住的住客等。繼而談水觀音借庫,一切也只是為錢,而廣東話又將「水」喻作錢,可算是像水流貫徹全片。

七十分鐘的片長,看出《十方之地》相當精煉,當中從對白安排、觀察畫面的視點,到最後看到在觀音廟入廟要量度體溫,仿如貫徹電影英文片名的「服從」之意。而在疫情過後的社會,有關的片名的意義更為深遠。而對於社會不同的變化,相信在這裡生活多年的香港觀眾,也許從訪談的過程與畫面裡,有著共鳴與傷感之處。而透過看似冷靜的視點,更將其「十方」內「拾荒」的困局深入地描繪起來。

《十方之地》作為黃肇邦的新一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他有著相當大的自我挑戰,從拍攝技巧、主題格局以至不同題目之間的關係與串連,均較他過去的作品來得更有層次與立體,而黃肇邦的冷靜觀察之間,不望對於社會有情,並且呈現那份絲絲的傷感,而觀眾也先從鏡頭帶進紅磡社區弱勢一群的生活,繼而跟其城市變遷作強烈對比,而尾段的結論,更令觀眾有反思的空間,可算是有心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