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by Steven River

甚麼,連港產爛片也要推介?沒錯!踏入新一年,幾乎每個電影專頁也來選甚麼好片推介。在編採部眾人討論一番後,最終還是繼續來個十大爛片推介以示「表揚」兼秉承「講戲。鏟戲。片戲」精神!

先旨聲明:一些低成本或只在數家戲院只映數場的電影未必一定是爛,因為有些大製作可能更爛。且看看今年有甚麼推薦?

(按:排名絕對分先後)

推介一:《裡應外合》

導演袁劍偉以實驗味濃的方式呈現一部不堪入目之作。電影完美展現導演如何眼高手低與演員如何隨意演出。觀眾無論是看五分鐘還是看五十分鐘,也無法明白整部電影的情節。電影不停在現實與意識的世界穿梭,觀影時猶如思覺失調一樣。電影以解像度低兼粗糙的動作慳水慳力,而余安安的過度投入提供大量恥笑機會。兩位年青演員楊天宇與馬思惠自曝其短。八十七分鐘的片長猶如讓觀眾裡應外合地陷入破地獄。如斯難看電影,已是完勝今年其他電影,直接以將觀眾推進地獄,也拋離對手奪得全年爛片之冠。

推介二:《潛行》

今年劉德華有多部電影演出均令觀眾目定口呆,而此片可以說是大製作爛片示範作。電影將多年來警匪與臥底司空見慣的題材堆砌臚列,卻成功提供零張力。觀眾只需觀看首十五分鐘,不難猜到餘下的一百分鐘會如何發展。反是電影裡高潮位處處理卻有超乎人體力學的飛車與物理現象,而所謂的網絡攻擊場景卻是犯駁處處。劉德華為觀眾提供樣板式表情,而片中不乏情理缺乏的對白 。所謂一眾影帝的演出只是帶來浪費金錢與演員,整部電影只能淪為消磨時間之用。

推介三:《傳說》

導演唐季禮與演員成龍完美示範如何將一部電影變成傳說,因為成功將了個離譜的情況共冶一爐,同時也讓成龍將自戀推至極致。電影濫用人工智能,將已年屆七十的成龍變成小鮮肉的古代將軍令人噴飯。李治廷的大反派則不斷從加勒比海盜變成《黑魔后》兼《蝙蝠俠》令觀眾無法跟進。不過更令人驚嘆的莫非在冰天雪地下古力娜扎猶如義肢的露出大腿。一眾角色在不同程落與領域挑戰人體極限。然而一眾主角還是敗給猶如基因改造的馬匹 ,竟然可以做出人類表情 。果然英雄鑄成大錯!

推介四:《危機航線》

彭順不執導鬼片或消防片卻為觀眾提供一部浪費資源的爛片。電影雖然有齊劫機題材電影的一齊元素 。可是電影的犯駁位置同樣也可令觀眾印象難忘。機上的洗手間門,看起來仿如是豆腐渣工程一樣,而頭等與商務座椅又因國策而不能躺平。劉德華與屈楚蕭在片中忽然紅綠畫面更令人以為配合重陽演出,而且對白比兩人的情緒病更失控。然而,還不及片中要用上高速公路當跑道降落,就連中國機長以及薩利機長也甘拜下風。

推介五:《錄影歹》

導演唐畢山與監製李施嬅不自量力的示範,先是劇本改編自廿多年前的獨立製作,但卻可以更為空洞,然後寫上根本上令懂觀眾難以費解的對白,基本上還以為幾位主角不是人類似的。而更為神奇的,就是對白、中文字幕與英文字幕可以完全不相關的思覺失調。畫面不明所以經常出現忽現低清的效果,兩位男主角演繹尷尬,演出錯配兼不對位之餘,女主角則擺出一副木訥黑臉獻世,同時示範如何演繹比機械人或木頭人或為生硬。電影示範監製與導演的快樂,建築在觀眾的痛苦身上 。

推介六:《手機見鬼》

電影用上《見鬼》系列之名,卻是拍出一部沽名鈞譽的把鬼之作。電影不足九十分鐘片長內容貧乏,所謂的校園欺凌卻是畫面重覆。電影節奏極為緩慢,不斷死拖爛拖只是將驚嚇場面變成觀眾離場的泉源。片中聲稱手機拍攝但效果絀劣,而且鏡頭失誤頻頻。低成本提供的著火效果猶如圖像軟件硬加圖層一樣。而林明禎全片演出求其兼廢話超多,只令觀眾感到煩厭,整部電影倒是完全浪費一眾新晉演員的努力。

推介七:《白畫如焚》

一部結合香港與台灣演員在中國大陸拍攝的電影卻是來得不倫不類。片中以鄧麗欣一人分飾兩角的賣點卻是無法說服觀眾,而且當中扭橋情節更是穿崩處處。電影本想希望拍出一個所謂凄美的故事,卻是為觀眾提供了凄慘的觀影過程。整部電影的發展相當單向,倒是浪費了呂良偉與李靖筠飾警務人員淪為花瓶。片中女主角的焚燒過程,也許可以形容觀眾在觀影時因為電影的水準而造成的怒火。

推介八:《海關戰線》

一部聲稱屬於海關題材的電影,卻成為了近年港產電影為求效果不顧後果的示範。電影裡的海關人員比起警隊飛虎隊還要神勇。而片中潛艇撞向中環碼頭的一幕,無論是視覺與實際效果均令人難以置信。片中所謂的一些人物關係描述求其,而張學友角色的發展更是令人無言。整部電影火光熊熊 ,不過很多爆破只是為爆而爆,當中海關人員的工作神化到超乎想像 ,最終只是令人將《海關戰線》誤以為是「海關癡線」一樣。

推介九:《12怪盜》

電影以Mirror全數十二位成員演出作為賣點,惟整部電影為求顧及全數成員均要出場而顧此失彼,整部電影淪為一個綜藝節目多部一部電影。整部電影情節極為鬆散,而部分成員的所謂特異功能實際在電影裡的作用近乎是零。而整體演員演出相當參差,基本上除了有關影迷以外,其他觀眾也難以找到觀賞的理由與觀賞價值,結果最終反而楊偉倫卻成為全片核心,相當諷刺。

推介十:從缺

在2024年受制於電影發行的情況,結果真正公映的電影數目較往年為少。而「講。鏟。片」對於爛片也需要有著水平參照,勿枉勿縱。而觀乎過去一年能達至爛片水準的電影也只有九部,故此第十名也只能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