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鏟。片」雖然主力是談電影,不過畢竟也是屬於網誌的類別。今天就不如抽點時間,從近年流行的博客活動去看看創意思維。
(按:內文或有令部份博客或活動籌劃人有不安感覺,故此請先行做好準備。)
也許,看「講。鏟。片」的朋友以戲會友,對於網誌發生的事認識不多。不過事實上,在過去一、兩年間,這個圈子流行的東西其實不少,當中包括Punch Party、產品體驗活動、Blogger Conference及各類跟博客與傳媒關係的論壇。各類型的活動,絕對可以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不過,當大家留意各類活動,都會發現有兩個有趣的現象。其一,就是參加者圈子相同的情況漸漸普遍。但是,更為有趣的,就是這類活動無論是冠甚麼名堂也好,很多時邀請在台上的嘉賓,竟然也可以是大同小異。
從搞手角度出發,找曾經出席的嘉賓,感覺會「穩陣」,因為有經驗,至少不會出亂子來。但從另一層面去看,也會漸漸形式出現一個「精英」群。情況就仿如立法會有著特定的功能組別一樣。
功能組別的問題,今天不談,因為「講。鏟。片」講戲不是講政治。
從另一角度去看,網誌的組成,本質上是任何人也可以自家開始寫網誌,並且因應自己的熟悉範疇,漸漸為讀者所認識。在搜尋或閱讀過後,漸漸形成社群,也形成了自己的專長類別。不過,要不斷發掘這些人才,其實不易。發掘到如何一起成長進步,也是十分難答的問題。
對於搞手,最為困難之處就是如果在現在的情勢下突破,衝破自己的盲點。對於網誌來說,就是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揮創意思維,尋求突破,嘗試不同類型。要做到這點,知易行難,因為每個人有著自己的心魔,即使你是惠英紅或徐天佑與否。
從頭開始,用心出發來找出新的角度,風險不低,成敗難料。也許路途悠長,可是,只有這樣,方能在創作思維上有其增益,在知識領域上得以傳承。不然的話,便會像現時出現「青年事務委員會」廿八名非官守成員中,有廿一名年齡介乎四十至六十歲的「奇趣」情況。
在此,我們感謝過去參與投稿,參與票房預測,參與戲院評測,以至每位在網誌留言的朋友,因為大家通過交流過程中,令創作思維得以延續,在互相指正及指教過程有所裨益。也希望大家能繼續抱著這個精神,無施的延續。
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許這首歌曲的歌詞及演繹,甚為說明了創作之道,大家不妨先聽一下:
聽完一遍,再看他們對歌首創作詮釋再聽,也是百聽不厭,但願大家也能做到這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