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雪公主》在台灣上映,我十分神心,一早出門由淡水去大直的美麗華影城的Dolby Cinema欣賞了這齣備受談論及爭議的電影。

選角是爭議之一,由拉丁裔演員Rachel Zegler飾演白雪公主,有人覺得與童話形象不符,認為迪士尼為了強調「政治正確」,而破壞原作經典形象。此外,Rachel Zegle曾公開表示不喜歡原作動畫,認為公主要被王子拯救的劇情已經過時,又認為王子吻別「死去」的公主亦令人毛骨悚然等等。這些「敢言」當然令死忠粉絲不滿,認為Rachel Zegler無資格飾演白雪公主!

然後,預告片一出,由Gal Gadot 飾演的魔后竟然比起白雪公主漂亮,忠於原著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髮型及服飾炒車更令Rachel Zegler一沉百踩,網上盡是醜化她的言論與迷因。

然而,這些網絡熱炒卻無礙我期待欣賞真人版《白雪公主》的興致。首先,迪士尼近年的真人版公主電影包括《阿拉丁》、《美女與野獸》及《小魚仙》其實也不錯看,歌舞連場,有教育意義,亦能做到大人細路雅俗共賞。其次,小時候一家人到戲院看過《白雪公主》動畫版,令我十分懷念。對迪士尼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黑頭髮的公主特別有好感,而七個小矮人各有個性,對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更令我聯想起粵語片年代的《十兄弟》。

今天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年大叔,一個人入場看《白雪公主》,屏除外間對這齣電影的噪音負評,來懷緬一番這齣經典童話帶來的純真感覺。

真人版的《白雪公主》與原作動畫版的《白雪公主》在主人宮的人物設定上大有分別。首先,原作中因為公主出生時肌膚白哲,故取名白雪。在真人版中,卻改成因為公主出生時正下著白雪。這個修改讓不同膚色的演員都可以演出白雪公主一角,卻破壞了某些人心目中白雪公主的形象。此外,今次白雪公主的故事裡並沒有白馬王子一角,取以代之是一位類似羅賓漢,騎白馬的山賊首領,他自告奮勇為公主擋了一劫,兩人共過患難因而產生好感,互生情愫,令其後的「復活」一吻,變得比原作合理。

電影中不止一次強調白雪公主的國王父親對她的教誨:無懼、公平、勇敢、做自己(fearless, fair, brave, true), 這亦是真人版白雪公主人設的一次更新:獨立、有主見、敢言、有情有義,不會等男人來拯救。因此,你不會在新版電影中聽到公主唱經典名曲: 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真人版白雪公主依舊善良,但卻抹去了原版角色那份過份天真的純情。

白雪公主的短髮髮型,在真人版亦有解釋:因為她被魔后貶為家奴,更把她的長髮辮子剪掉!說到魔后,Gal Gadot 很「努力」去演,努力地擠眉弄眼,擠出跟原作動畫魔后一樣誇張的表情,唱功方面亦不及飾演白雪公主的Rachel Zegler。這當然是因為Rachel Zegler的演唱經驗比較豐富有關,除了在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夢斷城西》又唱又跳,亦曾參演百老滙舞台劇《Romeo &Juliet》,今年夏天,她更將於英倫上演的《貝隆夫人》舞台劇擔演主角Eva Perón。

要為Rachel Zegler平反的是,她雖然不是每個人心目中最適合演出白雪公主的人選,但她的演出與唱功充滿感情,無可否認地相當稱職。這個「白雪公主」除了有正義善良一面,更擁有主宰自己命運及敢於挑戰不公的勇氣,這次對白雪公主的描寫,肯定比起原版動畫立體得多。

其實經典形象是否不能改?這個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對我來說,今次真人版的白雪公主只是更為切合現代女性形象,是好事。真的要挑骨頭,只能說真人版並沒有改變到原版故事的荒謬劇情:既然魔后知道白雪公主的藏身之處,為何要把自己變成巫婆親自送上一個可以解咒的毒蘋果,而不是帶幾個殺手或軍隊一了百了把她幹掉?當然,睇戲不駁故,尤其是童話,真人版的結局也與原作不同,對於香港人來說,可能有點感受:要令壞咗嘅人覺醒?始終現實不是童話。